
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3月8日10时20分讯(记者 刘艳 实习生 尹潇)随着“互联网+”深化发展,农村电商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。如何促进农村电商发展?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杜惠平带来了相关提案。
杜惠平说,近年来,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好政策的加持下,农村电商获得迅速发展,在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,成为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,推动农业升级、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。
但在调研中,杜惠平发现农村电商在快速增长的同时,在供应链体系、服务体系,以及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和提升。
比如,农户缺少产品生产与品牌营销意识,同区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。在农村电商专门人才方面,快速发展的电商行业拉低了进入门槛,从长远上限制了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、新业态的持续迭代演进。此外,各级各类学校电商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与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,既有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,又懂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匮乏。
杜惠平建议,发展农村电商要注重卧龙娱乐注册整合信息、资源和渠道,打造品牌特色。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,围绕本地区特色农产品及消费者认知认可情况打造特色品牌,实施品牌发展战略。
电商企业、农村合作社要加强品种选用、产能布局、品质把关、包装售后等服务,提升产品品质保障和供货能力。
同时,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和节点建设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整合,包括冷链保鲜在内的仓储物流资源,解决好农村电商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农村电商发展还应注重整合数据平台算法,积极扶持有行业整合能力的平台企业,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,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条稳健。完善农产品售后评价服务、建立农产品销售情况反馈机制,调节产能产量布局,提升售后服务能力。
“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面,也要注重整合各类人才资源。”杜惠平建议,一方面可以出台政策、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优惠政策,让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、返乡农民工及其他专业人才等,进入电商及相关领域开展创业就业。一方面可以引进外部电商专业人才与团队,带动本地农村电商突破瓶颈、补齐短板。
此外,可以鼓励各级各类学校针对性地设立实习实训实践基地,建设农村电商教育教学团队和课程资源,整合学校、培训机构等教学资源开展农村电商专题培训,持续培育农村电商人才。
(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:hualongbaoliao,报料。)
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3月8日10时20分讯(记者 刘艳 实习生 尹潇)随着“互联网+”深化发展,农村电商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。如何促进农村电商发展?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重庆理工大学校长杜惠平带来了相关提案。
杜惠平说,近年来,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好政策的加持下,农村电商获得迅速发展,在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,成为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,推动农业升级、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。
但在调研中,杜惠平发现农村电商在快速增长的同时,在供应链体系、服务体系,以及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和提升。
比如,农户缺少产品生产与品牌营销意识,同区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。在农村电商专门人才方面,快速发展的电商行业拉低了进入门槛,从长远上限制了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、新业态的持续迭代演进。此外,各级各类学校电商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与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,既有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,又懂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匮乏。
杜惠平建议,发展农村电商要注重整合信息、资源和渠道,打造品牌特色。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,围绕本地区特色农产品及消费者认知认可情况打造特色品牌,实施品牌发展战略。
电商企业、农村合作社要加强品种选用、产能布局、品质把关、包装售后等服务,提升产品品质保障和供货能力。
同时,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和节点建设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整合,包括冷链保鲜在内的仓储物流资源,解决好农村电商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农村电商发展还应注重整合数据平台算法,积极扶持有行业整合能力的平台企业,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,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条稳健。完善农产品售后评价服务、建立农产品销售情况反馈机制,调节产能产量布局,提升售后服务能力。
“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面,也要注重整合各类人才资源。”杜惠平建议,一方面可以出台政策、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优惠政策,让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、返乡农民工及其他专业人才等,进入电商及相关领域开展创业就业。一方面可以引进外部电商专业人才与团队,带动本地农村电商突破瓶颈、补齐短板。
此外,可以鼓励各级各类学校针对性地设立实习实训实践基地,建设农村电商教育教学团队和课程资源,整合学校、培训机构等教学资源开展农村电商专题培训,持续培育农村电商人才。
(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:hualongbaoliao,报料。)
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,在互联网上使用、发布、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或“来源:华龙网-重庆XX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的作品,系由本网自行采编,版权属华龙网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、名称、水印卧龙娱乐注册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。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,联系邮箱:。
附: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: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
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(最佳浏览环境:分辨率1024*768以上,浏览器版本IE8以上)
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: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